“大樓剛封頂,配電房該裝多大的干變?”
“選一級能效還是二級?防護等級IP54夠不夠?”
最近幫3個新建商業綜合體做配電方案,發現90%的甲方都在糾結這些問題。今天就用“5步公式”,幫你把變壓器選型變成“填空題”!
第一步:先算“真實負荷”——別被“總功率”騙了!
大樓用電不是“所有設備一起開”,得算“同時系數”!
?
住宅樓:居民用電分散(早8點、晚7點高峰),同時系數取0.7-0.8;
?
商業綜合體:餐飲、影院、超市錯峰用電,同時系數取0.6-0.7;
?
寫字樓:工位電腦+空調集中使用,同時系數取0.8-0.9。
舉例:某20萬㎡寫字樓,總設備功率5000kW,按0.85系數算,實際需變壓器容量≈5000×0.85÷0.9(負載率)≈4722kVA→選5000kVA干變。
第二步:能效等級——省的不止是電費!
干變能效等級(一級/二級/三級)直接影響長期成本:
?
一級能效(如SCB14型):空載損耗比三級低30%,10年省電費超10萬;
?
二級能效(SCB13型):性價比高,適合預算有限的小型樓宇;
?
三級能效(SCB10型):僅適合臨時過渡,長期用必虧!
劃重點:新建大樓至少選二級能效,甲方直接簽“一級能效”條款,后期電費省到爽!
第三步:關鍵參數——溫升、防護比容量更重要!
?
溫升限值:選≤95K的(F級絕緣),夏天配電房35℃時,繞組最高130℃,絕緣老化慢一倍;
?
防護等級:地下配電房選IP55(防塵防水),高層大樓選IP54(防柳絮/灰塵);
?
噪音值:醫院/酒店選≤55分貝(圖書館級安靜),避免投訴。
第四步:安裝與擴展——預留“成長空間”!
?
尺寸重量:提前量配電房門寬(≥1.2米)、承重(≥10噸),別買完搬不進去;
?
冗余容量:按“當前負荷×1.2”預留,比如現在需5000kVA,直接選6300kVA,后期加樓層不用換變壓器;
?
接口兼容:高壓柜選10kV標準接口,低壓柜留智能監控模塊位,方便后期加裝物聯網系統。
第五步:品牌與服務——買的是設備,更是安心!
選有3C認證+型式試驗報告的廠家(如江蘇中盟),要求:
?
出廠前做溫升測試、局放測試,提供報告;
?
本地有服務團隊,故障2小時響應;
?
送智能監控APP,手機看負載、測溫度,運維省80%人力。